红山文化玉器讲座
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德玉文化
红山文化是我国北方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的代表,距今五、六千年左右,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为让大家更多地了解这一时期的玉文化特征,主办方在组织收藏界骨干参观红色基因教育展览的同时,特邀请国际鉴藏家联合会名誉副主席兼红山文化玉器研究中心主任,鄂藏协玉器分会顾问乔汉平,解析红山玉器文化。
今天下午,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携手鄂藏协玉器分会,在组织藏家参观红色基因文化的同时,将两个内容“融合”,为参与者提供一次从红色文化拓展到中华文化的全新视听享受。
鄂藏协玉器分会部分会员参观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红色博物馆是留存红色记忆的重要载体,是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形式;“君子比德于玉”的德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和符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时指出,“要把优秀传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八七会议会议会址纪念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口鄱阳街139号。纪念馆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用大量文物、图片和资料再现八七会议的历史。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中国革命处在一个十分紧急的关头,8月7日,党中央举行了紧急会议,亦即“八七”会议,选出了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湘、鄂、赣、粤等省秋收起义。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并在会议上发言,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
乔汉平先生为鄂藏协玉器分会部分会员解析红山文化玉器
自古以来,玉便与中华文化结下不解之缘。不论是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或是后来历朝历代,人们无不将玉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载体,玉器被赋予人们所希冀的美好品德操守,孕育出高尚的德玉文化。孔子就曾经说过“君子比德于玉”。玉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如:“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湿润以泽”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
据了解,今天这种将红色基因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融合,寓教于心、寓教于情、寓教于礼、寓教于动的做法,目前在全国尚不多见。许多报名参加活动的朋友纷纷表示,“红色教育,让我们更清晰了解中国革命的基因图谱;玉文化讲座,让我们知道了中华优秀文化的根,这种二合一模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