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旗帜引航程
发布时间:2018-01-26 点击:3871
寻访人:
  本报记者 阮蓓茜 袁艳
  浙江农林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研究生 蔡永华
  浙江工业大学广播电视新闻系大三学生 来飞翔
  寻访地:
  武汉汉口,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历史长镜头】
  1927年8月7日,在汉口俄租界三教街41号二楼密不透风的一个房间里,21名党代表压低声音,激烈地讨论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等问题。
  短暂的一天会议,发言的有14人56次之多,会议记录稿整整有20页。
  这就是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召开的八七会议,在革命危机时刻力挽狂澜,决定中国革命的前进方向。
  【寻访现场】
  时隔85年,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如今,纪念馆所在地已是汉口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我们按图索骥来到这条临近长江边的僻静小街上。眼前,“八七会议会址”——鄱阳街139号,经过修缮,仍然是一幢完好的西式洋楼,而两旁的旧式建筑经不起风雨侵蚀,墙皮斑驳,门窗失色。走进纪念馆一楼,迎面的墙上,排列着两行肖像照片,那是当年出席会议的部分代表年轻时的容貌。
  1927年7月,汪精卫集团撕下伪装,在武汉实行“分共”。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遭到挫折,已经发展到6万多名党员的共产党,顷刻间只剩下1万多人。
  “八七会议就是在这紧要关头召开的。”纪念馆讲解员荆菁的解说吸引着参观者,大家无不惊叹于历史的沧桑,感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沿着楼梯登上二楼,木制地板发出“吱吱”的声响。荆菁告诉记者,这间20多平方米的小屋便是当年召开会议的地方。这里按当年举行会议的原样进行复原陈列:最里面是一张长条桌,两边整齐排列着8张方凳、4张圆凳、10把高背椅,还有两条长条凳。
  当时,年仅23岁的中央秘书邓小平第一个进入小楼,负责接待到会代表。为了确保安全,20多名与会人员,用了3天时间才聚集到一起。
  会议由瞿秋白主持,李维汉担任执行主席。34岁的毛泽东在会议上慷慨陈词,就军事问题发表真知灼见:“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从枪杆中取得的。”这就是他那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著名论断的第一次表述。
  “那时的青年儿女们抱着坚定的信念,视改天换地、国富民强为己任,不畏艰难险阻,前赴后继,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寻访队员来飞翔说。
  【历史背景】
  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征程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党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最主要的任务。

原文链接:http://zjrb.zjol.com.cn/html/2012-07/02/content_1602875.htm?div=-1
© COPYRIGHT 2019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07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