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青年日故事特辑|八七人物——“大青年”邓中夏
发布时间:2018-08-11 点击:5616

 国际青年日故事特辑|八七人物——“大青年”邓中夏

1999年,在第54/120号决议中,联合国大会赞同主管青年事物部长世界会议(19988812日,里斯本)提出的建议,将812日定为国际青年日。

1919年的中国, 由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推动的“五四”运动,以前所未有的历史姿态如惊雷般劈开了旧中国的如磐铁幕,拉开中国青年运动的序幕,唤醒了亿万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正彻底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思想。 

在这群爱国青年中,有一个青年人尤为突出,他不畏北洋军阀政府的残酷镇压,英勇走上街头,率领平民教育演讲团连续十多天演讲,后又赴湖南发动并参加领导全省学生的罢课斗争......他就是后来在1927 “八七”会议当选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的邓中夏。

\"图片4.png" 

 

邓中夏(18941933)湖南宜章人。工人运动领袖,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曾一度代理中央秘书长,以中央委员身份出席会议。同时,也是早期青年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人。

 

一、可爱的大青年

 

\"图片5.png" 

中共广东区委旧址

中夏对青年运动很关心,在广州文明路党区委办公时,每当工作疲倦或有一点空闲,他常常从三楼下来,找二楼共青团区委干部了解青年情况。共青团区委的同志每逢遇到疑难问题,也总跑上三楼,看看中夏在不在,只要他在,一定要强拉他下来说几句。中夏除了工作实在放不下以外,也总是高高兴兴下来和大家谈一谈。因为他说话幽默,经常逗得大家喜笑颜开。

有时,中夏不在,陈延年知道了,就带笑地问:“我来代表他好不好?”大家天真地喊着:“不好,不好。”就跑了。为这,陈延年曾经热情地称中夏为“大青年”。

 

二、切实之路的青年引领者

 

\"图片6.png" 

邓中夏参与创办的《中国青年》周刊

1923102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中夏是这个刊物的创办者和初期的主要编辑人之一。封面上“中国青年”四个字,也出自他的手笔。《中国青年》的宗旨是要引导一般青年“到强健的路上”,“到切实的路上”。

当时,有些青年人爱写一些脱离社会实际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新诗,中夏便在《新诗人的棒喝》一文中批评道:

“坐在草地上做新诗的,便是混沌的欣赏自然;厮混男女交际场中做新诗的,便是肉麻的讴歌恋爱;饱食终日坐在暖阁安乐椅上做新诗的,便是想入非非的赞颂虚无;”

一次,一个青年写了一首脱离实际,内容空虚的诗,拿来请中夏提意见。他看后,皱起了眉。“为什么写这些呢?”他不满地说,“在今天,一个革命的诗人,首先应该多写表现民族伟大精神的作品。唤醒已死的人心,抬高民族的地位,鼓励人民奋斗,使人民有为国效死的精神。”那个青年的脸有点红。中夏情绪激昂地说:“当然,要做到这点,新诗人就要从事革命的实际活动。如果一个诗人不亲历其境,那他的作品就总是揣测或幻想,不能深刻、动人......"

那个学生听罢,沉思良久,抬起头,感动地说:“从今天起,我才真正懂得,应该怎样做诗,怎样做个诗人了!”

在中夏热情的关怀、启发下,许多青年一面学习文化知识,一面积极从事救国救民的革命活动。并且经过实际斗争的考验,很大部分进步青年都入了党,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

 

三、青年运动的奉献者

 

\"图片7.png" 

一九二〇年在北京岳云别墅和部分少年中国学会会员合影,左起第二人是中夏 

中夏不仅十分关注青年的成长,而且以实际行动投身到青年运动的实践中:组织和参加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少年中国学会和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还主持创建了上海大学;参与创办学生刊物《国民》杂志、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刊《先驱》、青年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和《青年工人》,发表《上大的使命》、《少年中国学会一九二三年苏州大会宣言》、《中国青年应与“少年国际”结合》等文章,启发了青年的觉悟,激发了青年的政治热情,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促进中国青年运动的蓬勃发展。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中夏在创办进步团体,组织并领导青年学生进行爱国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唤起中国广大青年的觉醒,促使广大青年以求真切实的精神探寻救国之路,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秉着踏实务实的态度为祖国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人的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 COPYRIGHT 2019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4007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