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人行天桥数不胜数,随着城市发展,许多“新时代”天桥,给人们带来的已经不仅仅是便捷,还有温暖。
——“服务升级”
武汉市的人行天桥,随着时代发展,已经从满足基本通行需求逐渐升级成为各类人群考虑,变得更加人性化。
由于历史原因,武汉市部分人行天桥坡道未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从2018年开始,中心城区部分天桥开始进行改造,设置垂直电梯或手扶电梯。近期加装电梯的人行天桥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马场角路人行天桥。
马场角路人行天桥
马场角路人行天桥跨三个路口,桥面使用色彩斑斓的塑胶铺盖而成,既平整又防滑。每一个上天桥的路口都配置了斜坡,不仅方便残障人士穿行,外卖小哥的电动车也可以自由上下。天桥配备了两座直升电梯,外部形状像一棵大树,既有未来科技感又兼具实用性。
除马场角路人行天桥以外,东湖路人行天桥、万松园横路人行天桥、马场路人行天桥等都加装了垂直电梯或手扶电梯。市城乡建设局曾在武汉城市留言板回复网民时表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今后新建天桥均考虑设置无障碍坡道、残疾人升降梯或步行电梯,方便市民出行。
马场角路人行天桥
——变身“打卡地”
武汉有几座人行天桥如今成为热门打卡地。登上这些天桥你会发现,你更了解这座城市了。
司门口天桥
武昌司门口天桥位于民主路和解放路十字路口的中心,分为主桥和栈桥两部分。该桥由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设计,青山船厂、湖北省第六建筑工程公司建造,1988年6月竣工,是很多“武汉伢”的童年记忆。
充满烟火气的司门口天桥附近曾是武昌的商业中心,如今依旧是“城市最佳景观台”。古朴的黄鹤楼与现代建筑同框,充满了时代穿越感。转过身,能看到雪白的龟山电视塔,那是城市中另一番风景。
绿缘路天桥
位于汉口的绿缘路天桥本身既不是最长,也不算最大,似乎并无特殊之处。桥身以白、绿、蓝为主色调,用圆点、扇面等几何图案做装饰,整座天桥看起来中规中矩。
这座天桥走红的原因是从桥上能够直观看到“3D版”武汉。向下的隧道、平行的马路、中层的天桥、立体的高架、远方的轻轨。在天桥上放眼望去,武汉的“横切面”尽收眼底,整个城市层次分明,有条不紊,充斥着生活的忙碌与热闹。
高新二路人行天桥&园林路人行栈桥
据说,遇见彩虹就能交上好运。在武汉,“彩虹”不用等,抬头就能看见。
驱车行驶在武汉东湖高新区高新二路时会注意到,这里增加了一座色彩斑斓的人行天桥——高新二路人行天桥。
高新二路人行天桥
图片来源:楚天都市报
高新二路人行天桥是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二期项目中的亮点之一。全长268米的天桥外观涂上了多种色彩油漆,整个桥面涂上蓝色沥青,色彩斑斓。
这座天桥于去年4月建成,连通道路两侧绿道,同样在去年4月建成的神墩三路钢箱梁人行天桥,全长192米的天桥也化身成一道彩虹,方便行人休闲赏光。
同样有着“彩虹”之称的,是在青山区园林路与临江大道路口的一座在建的玻璃栈桥。
园林路人行栈桥架设在园林路道路两侧。该路口为原武九铁路与园林路交叉口,园林路打通拓宽后,将成为一条双向六车道的城市主干道,市民们要穿越马路,就需要通过这座栈桥。
据称,这种玻璃彩虹桥多出现在风景区,园林路栈桥将是武汉市第一座室外彩虹玻璃桥。除了发挥畅行功能,园林路人行栈桥本身也是一道风景。栈桥的造型灵感来源于万花筒,映射七彩生活,呼应“青山彩虹”,登上栈桥能看到美丽的青山江滩,赏自然美景。
——诉说“人间温暖”
同济医院门口的同济健康天桥护栏的每一块玻璃上,记录着全国各地的援鄂医疗队的有关信息,也记录着全国人民的守望相助。
走上天桥,仿佛与美丽“逆行者”同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的铿锵誓言犹在耳畔。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同济健康天桥护栏玻璃(部分)
武汉天桥的浪漫
来源于城市对人民的体贴
来源于历史与文化的沉淀
来源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资料来源:武汉发布、楚天都市报、美丽青山公众号、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编辑:天天
责编:李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