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七 馆 藏 文 物
中国农民(第一集)
纸质
长25.8CM,宽18.3CM
第一期至第五期
《中国农民》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农民部名义印行的指导农民运动的刊物。创刊于1926年1月1日,月刊,发行地位于广州。
该刊聚焦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记载了各地农民运动的开展情况和土地情形,主要登载关于农民问题的研究论文,农民经济、政治状况的调查报告,以及农民相关的文艺作品。
《中国农民》设置有插图、报告、特载、国际农民消息、中国农民消息、参考资料等栏目。创刊后,《中国农民》发表了不少共产党员的文章,其中就有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下文简称《分析》)一文。该文后被收录至《毛泽东选集》的首篇,毛泽东在此文中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初步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堪称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一篇光辉文献。
图片来源:央视网
《分析》一文写于1925年秋,最早发表在1925年12月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政治部编辑的半月刊《革命》第四期刊,1926年2月,被《中国农民》第二期全文转载。《中国农民》是全国性刊物,被这样一个刊物转载,进一步证明了这篇文章的重要性。经过《中国农民》转载,《分析》这篇文章扩大了影响,许多中共党内同志,特别是青年同志成为了《分析》的忠实读者。
《分析》开宗明义:“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也就是没有找到革命的对象和盟友的问题,而“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阶级情况做出的分析
《中国农民》转载《分析》后,这篇文章又历经3次修改,才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版本,可见毛泽东对这篇文章的重视。多次修改,让《分析》这篇文章语言更加流畅精练,思想更为准确深刻,文字可谓精雕细琢,其思想内容则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形态。
如今,时代在变,实践在变,新的建设历程呼唤新的理论。《分析》中所告诉我们的: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变化,解决“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这一首要问题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阶级、各阶层间的关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
《中国农民》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是国共合作解决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的积极尝试,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具体农民政策的见证者,对于研究土地改革的政策与历程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资料来源:全国报刊索引、共产党新闻网、央视网